Loading...
Skip to Content
Company logo


about musican health

始於提琴酸痛

袁旭明

中、小提琴演奏家、專業推拿按摩師

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專業的樂器演奏家,也曾患有疼痛,和肌肉勞損的毛病。所謂: 重複施力傷害(repetitive stress injury), 指因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重複相同動作,使肌肉與關節無法休息進而導致執行動作的肌腱關節發炎,也就是所謂的職業病。更甚的是,一些樂器演奏的學生,也遇上同樣的問題。

從小,拉了那麽多年小提琴,自己也曾患上這些問題,最後,也是請教那些,推拿針灸老師,代為解決。無可否認,我們在不斷重覆,同樣的動作上,一定會有某種程度的勞損,但遇上這些問題便會影響我們的演奏效果,和表現的水平,不單是生理還有心理的負面影響 !所以我國已故著名小提琴老師林耀基先生,常常叫我們放鬆。還有,已故美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曼紐因先生,在他著名的一本書裏面,"我與曼紐因先生的12堂課"內面的內容,主要也是教導我們是怎樣放鬆我們的肌肉,和伸展運動。

這樣便促使我對中國的推拿、導引、按摩和太極產生了好奇和興趣,更幸運的是能拜訪名師的門下,跟隨學習,讓我能把握箇中的要領和精髓。

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能,只想知道怎樣去舒緩那些疲勞的肌肉。慢慢地,發現裏面的理論和練功方法,其實對我們的演奏亦有很大的幫助。 從太極拳,推拿按摩和整脊術中,他們常常,強調陰陽和平衡。聽上去,好像很複雜,簡單的說一句,就是人體的力學平衡,這些思想和觀念不但能讓我能輕鬆地演奏,現在我還將這些理論放進教學裡面。比方說,從站姿講起,怎樣善用我們的身體幫助發聲和左右手的運動,例如,我們的右手,在不斷的運弓之中,我們的手指是怎樣平衡我們的重量,繼而手腕,前臂,上臂,肩和背,使我們的右手發揮最大的效能,不單止是放松,還要發揮其作用,繼而產生最強的音量。在持琴方面,更強調我們脊柱中正,不致讓我們的頸和肩背,因長時間維持這動作而產生僵硬和勞累等問題。

  • 專業推拿按摩師
  • 緩解因重複施力的傷害和勞損
  • 舒緩音樂家相關的職業病
profile image

推拿相關專業資格

2018

北京旭仁堂中醫藥研究院,曹氏動態呼吸柔性正骨培訓課

2015

考進廣州中醫藥大學,針康醫學院,針灸推拿學專業

2015

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中心
保健按摩高級技師

2014

廣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二級按摩技師

2013

廣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高級按摩師

工作經驗

2019

香港廣博中醫診所,推拿相關工作。

2018

廣州番禺祈福醫院,推拿科。

音樂家相關的職業病

提琴家

頸椎病,板機指

指揮家

肩周炎

鋼琴家

肌腱炎手部痙攣

大提琴家

腰肌勞損

敲擊樂手

麻痹

管樂演奏家

牙齒毛病

常見痛症與緩解

小提琴家與頸椎病

根據統計,約有40%中、小提琴演奏者演奏樂器後感到肌肉痛楚及不適。

這是因為提琴手經常夾著琴托,頭部長期側彎,造成頸部肌肉緊張而引起頸椎病,尤其是脖子側邊的斜角肌,主要就是負責頭部側彎的動作,當我們頭部長期側向某一邊做事時,就很容易引起單側斜角肌緊繃,而斜角肌下方又有臂神經叢通過,此時痙攣的肌肉會如果腫脹夾擠神經,久會產生一系列上背部僵硬痠痛、手臂麻等症狀,嚴重者會手部無力,連簡單的刷牙洗臉動作也做不到。所以平常一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每小時休息5至10分鐘,讓肌肉短暫鬆弛,一旦感到痛楚,應立刻停止演奏,若痛楚持續,需立刻求醫。

《臨床表現》

根據類型不同,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
  • 椎動脈型頸椎病,多有頭痛,眩暈,部分患者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不能抬頭,少數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 神經根型頸椎病,已單側上肢疼痛和麻木為主。
  • 脊髓型頸椎病,以雙下肢無力腳似踩棉花感為主。
  •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則有頭,眼,心臟等部位的症狀。
  • 混合型頸椎病,在臨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單獨出現,最為常見的是同時存在兩型或兩型以上的各種症狀, 即為混合型頸椎病。
  • 《調理手法》

    原則: 疏筋活血,理筋整復。

    多採用㨰、按、揉、拿、拔伸、拿搓、擦等手法。作用在於擴大椎間隙及椎間孔,讓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腫脹 ,分解粘連,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的血液供應 ,促使病變組織的修復。

    《注意事項和鍛煉》

    除了一次練習時間不宜太久外,平常頸椎的保養也很重要,頸椎自我保養的重點就是不能在床上看東西,床是拿來睡覺的,所以躺著只能睡覺,不要看手機、滑平板、看書或是看電視等…。長期伏案和低頭的人仕,要注意定時改變頭部和頸椎的位置,工作半小時左右,抬起頭並向四周輕輕活動,一個姿勢不要維持太久,約30~40分鐘就得換姿勢,避免頸椎加速退化。

    選擇合適的枕頭,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枕頭彈性亦不宜過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

    加強頸部的鍛煉。 雙手叉腰,放慢呼吸,緩緩低頭,使下巴盡量接觸第一鈴扣, 再仰 頭,頭部盡量後仰;隨後左、右歪頭,耳垂盡量達到左右肩鋒處;左右轉頸,頦部 盡量接觸肩鋒。

    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到一定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

    《臨床表現》

    主要是兩個方面的症狀,即肩痛與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
  • 疼痛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側臥。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 此外在肩關節周圍有廣泛的壓痛,並可向頸部及肘部放射。
  • 功能活動受限,由於關節囊及肌肉的粘連,長期廢用而引起的肌力降低,且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可使肩關節各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杠肩" 現象。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亦受限,屈肘時手不能摸肩。日久,三角肌等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廢用性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臂上舉不便,後伸欠利等症狀。
  • 《調理手法》

  • 初期疼痛較甚者,使用較輕揉的手法,以疏筋活血,通絡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滲出物吸收 ,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的修復。
  • 晚期患者,可使用較重手法,以彈撥,拔伸,搖等手法。並配合肩關節各功能位的被動活動 ,以鬆解粘連,滑利關節,促使關節功能恢復。
  • 《注意事項及鍛煉》

    受涼,常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肩周炎患者應重視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涼 。遠離空調出風口,睡覺時,也要遮蓋肩部,以作保暖。一旦著涼要及時處理,切忌拖延。 鍛煉,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下列方法:
  • 爬牆活動 : 面對牆壁,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 ,然後再緩緩向下回到原處,反復數次。
  • 體後拉手 : 雙手向後,由健側手拉住患側腕部,漸漸向上拉動 ,反復進行。
  • 外旋鍛煉 : 背靠牆而立雙手握拳不找兩臂外旋儘量使拳背碰到牆壁 ,反復數次。
  • 雙手在頸後部交叉,肩關節盡量內收及外展,反復數次。
  • 甩手鍛煉 : 患者站立位,做肩關節前屈、後伸及內收、外展運動,動作幅度由小至大,反復進行。
  • 筋骨肌肉疼痛的根本原因

    疼痛部位是結果,是身體發出的訊號。 所以患部未必就是疼痛或不適的原因,必須找出根本原因後再進行適當的處理。

    《基本原則》

  • 辯證論治,治理求本 - 本是疾病的本質,發生的病機; 標是疾病表現於外的現象和出現的証候。 要治癒,則必須找出其本,對證施治,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病有緩急,先後有序 - 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 內外兼顧,筋骨並重
  • 扶正祛邪,氣血並重 - 所謂:"正氣虛則邪留,正氣復則邪去",手法可改變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 有利於症狀向好的方向轉化。
  • 《作用機理》

  • 調節心理 - 手法調理,使患者感受到一定程度的舒適或欣快,亦可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
  • 調節體液 - 筋膜受損,局部組織出現滲出、水腫、充血或出血等病理變化。手法通過機械刺激,作用於局部組織,改善循環,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利於有害物質的吸收,改善細胞供氧和物質代謝,促使炎症消退,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 調節免疫功能 - 手法可以促進T細胞和巨噬細胞盡快清除有害物質,達到消除炎症和修復損傷的目的。
  • 調節內分泌 - 手法刺激感覺神經纖维,經脊髓傳至下丘腦,其衝動可引起下丘腦分泌和釋放多種激素以調節內分泌系統,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有抗炎作用,並能提高組織細胞對有害物質的耐受性,保護組織細胞免遭嚴重損傷而死亡。
  • 調節神經 - 減輕疼痛,手法是機械性刺激,通過粗纖維傳入脊髓,直接興奮㬵狀質內的神經元,並間接地激動脊髓上控制系統,抑制衝動傳遞和關閉閘門,使傳導疼痛細纖维的衝動受到抑制,有效地達到鎮痛的。
  • 調暢營衛氣血 - 手法直接作用於機體時,能起到疏通氣血,調和營衛的作用,推活瘀血 ,按止溢血,保證營衛氣血的正常生成和運行。
  • 協調經絡 - 手法依循體表特定的經絡循行部位進行刺激,或按或點或推或拿,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在經絡系統的調節下達到目的。
  • 調整筋骨關節 - 根據損傷部位不同,採用不同的手法加以糾正,使筋正骨接,黏連松解,關節滑潤, 從而恢復正常功能。
  • 不健康的筋膜

    你一定聽說過,好不了的腰酸背痛、莫名發作的肌肉痠痛症狀,原因可能出自你的身體筋膜沾黏了!到底什麼是筋膜呢?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認證私人教練 Daniel Bubnis 審閱的一篇文章指出,筋膜(fascia)主要由膠原蛋白(collagen)構成,具有連結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的功能。由於筋膜覆蓋全身,當一處的筋膜受到拉扯時,就會影響到全身的筋膜與動作。

    健康的筋膜具有靈活、柔韌、可滑動等特性,能帶來讓身體勻稱、血流增加、恢復速度快、降低受傷風險與疼痛、增進運動表現、減少妊娠紋、橘皮組織與疤痕等好處。

    而相對地,當筋膜不健康時,就可能發生沾黏、緊繃等問題。導致筋膜沾黏或不健康的原因包括: 靜態、少活動的生活型態,姿勢不良,缺水、脫水,過度使用肌肉或肌肉受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睡眠品質不佳,壓力過大等。

    腰痛、腰腿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

    因為音樂家在練習和演出時的久坐和久站,對腰椎間盤造成了巨大壓力所致, "腰椎間盤突出症" 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 由於腰椎間盤纖维環在後外則較為薄弱,後縱韌帶在脊柱的全長中都無間斷,但從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後縱韌帶漸漸變窄,至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間,寬度只等於原來的一半,腰底部是承受動、靜力最大的部分,故後縱韌帶的變窄,造成了自然性結構方面的弱點,髓核易向後方兩則突出。 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 : 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損以及受寒著涼等。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於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盤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臨床表現》

  • 腰部疼痛 - 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覆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 一般休息後症狀減輕,但當遇上久坐、腰部前彎、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時,均可使疼痛加劇。
  • 下肢放射痛 - 凡 L4~L5 或 L5~S1 椎間盤突出者,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 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還可能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 如突出部在中央,則有馬尾神經症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若L1~L2 或 L2~L3 椎間盤突出者,一側下肢可出現股神經和閉孔神經放射性疼痛感覺。
  • 腰部活動障礙 - 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其是以後伸障礙為明顯。
  • 脊柱側彎 - 多數患者有著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和偏歪,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係。
  • 主觀麻木感 - 病程較久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好發在小腿後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 患肢溫度下降 - 不少患者感覺患側發涼,還有足背動脈搏動較弱,此乃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所致。
  • 《調理手法》

  • 點穴松筋 - 解除腰臀部肌肉痙攣,促使患部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速了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減輕其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使緊張痙攣的肌肉放鬆。
  • 正骨手法 - 拉寬椎間隙,降低盤內壓力;調節後關節松解粘連;促使受損害的神經根恢復功能,加強氣血循行,從而使萎縮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 《注意事項及鍛煉》

  • 治療期間患者要臥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必要時輔與局部理療,如熱敷等。急性期時,患者可戴上腰封,以維護腰部肌肉,避免肌肉再度受傷。日常的生活多注意,別久站或久坐, 大約坐立45分鐘,便站起來走動一下。多鍛煉腰部和下肢肌肉的柔韌性,如做一些伸展的運動等。
  • 指部腱鞘炎,又稱彈響指、板機指

    本病多見於婦女或一些需要長期重複勞損關節的職業人群。如打字員,樂器演奏家,貨物搬運或需要長時間操作電腦的人群,因手腕、手指反復使用,容易導致勞損外傷,故而易罹患本症。因此又有"鼠標手"或"鍵盤手"之稱。 患者大多由於手指長期快速活動或手指長期用力活動。肌腱與腱鞘間反復摩擦,使肌腱與腱鞘損傷,發生水腫、 增生。局部腱鞘逐漸增厚,形成環狀狹窄,壓迫水腫的肌腱,逐漸型成葫蘆狀腫大,阻礙肌腱的滑動。當腫大的肌腱通過鞘管的狹窄部,即產生扳槍機樣動作及彈響。當腫大的肌腱不能通過時,則手指不能伸屈,發生閉鎖。

    《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任何手指均可發病,但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最常見。患指局部痠痛無力,晨起疼痛較劇,稍活動反而好轉。患者伸屈受限,有彈響及"板機狀"現象,嚴重時,手指常交金鎖在屈曲或伸直位。檢查時可觸及局部皮下有硬結節,指屈伸時結可除之手活動並有但動感 局部壓痛明顯。

    《調理手法》

    舒筋活血,點穴松筋。多採用捻、搖、拔伸等手法於局部緩解。以上手法每天或隔天一次,通過手法起到減少和預防黏連、消腫、擴張狹窄部及撕裂狹窄部組織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鍛煉》

    急性期, 可透過冰敷的方式緩和發炎症狀,冰敷後休息,再反覆進行即可。 而當發炎緩解後,入浴時也可泡泡溫熱水,並輕輕地按摩患部周邊,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若直接在患部上按摩,可能讓症狀更加惡化。

    鍛煉 - 可以做些溫和的手部運動以緩解疼痛,旋轉手腕是最簡單的運動之一,轉動手腕約2分鐘,可以運動所有的腕部肌肉,恢復血液循環,並消除手腕的彎曲姿勢帶來的疼痛。接著輕輕握頭,然後張開,將手指伸直。如此反复練習有助於紓解刺痛。

    在工作間隙應休息一會,將手擺在桌面,輕旋頭部,向前及向後彎脖子,用頭點兩肩,扭一扭脖子,看左肩、看右肩。 每天運動及鬆弛所有酸痛肌肉是很重要的,即使未感覺疼痛,前面介紹過的局部運動,每天至少也練習4次。 平日多注意休息和防寒,避免長時間處於工作狀態,應保持活動手指,就算在休息時也要活動一下手指和手腕,然後再用溫水泡手。對於長期伏案辦公人員來說,一定要保持正確的手部姿勢,盡量保持雙手平衡,不要懸空。冬天外出或是進行戶外運動時,亦要注意手部的保暖,防止手部凍傷。


    預約推拿服務


    WhatsApp